真真假假的三國故事
阿恆
三國演義的故事傳誦千古,不知瘋魔了多少讀者,但在精彩紛呈的故事後面,卻有道不盡的虛虛實實,性格鮮明的人物背後,有說不盡的真真假假,羅貫中說的故事,有多少是他的創作,有多少是歷史真貌?
我最近讀了一本叫作《閒話真假三國》的書(盧盛江編,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),編者考察了大量史籍,考證了不少三國演義裡面的故事,讀來饒有趣味,下面是一些該書對一些廣為人知的故事的考證,因篇幅關係,我把內容稍為刪短,萬勿見怪。
何來三英戰呂布?
各路諸侯起兵討董卓時,真正曾與董卓交鋒過的,包括了曹操、孫堅等。曹操是在袁紹等人畏縮不前時,一馬當先、引兵西進,在滎陽汴水,與董卓的部將徐榮交戰。這一戰,曹操失利,死傷很多士卒,曹操自己也被箭射中,騎的馬也被創,是曹洪把自己的馬讓給曹操,又找來船渡過汴水,曹操才脫險而歸。
孫堅最初也被董卓部將徐榮所敗,收聚散卒進屯陽人,董卓派胡軫和呂布再次向他發起攻擊,孫堅奮起反擊,大破卓軍,斬了董卓的都督華雄。
在這場戰役裡,劉備他們有沒有和董卓交過戰呢?
劉備這時投了公孫瓚。他如果參加過討伐董卓,則應該跟從公孫瓚。《三國演義》說,關東義軍討董卓,共十八路諸侯,其中有公孫瓚。可是一查歷史,不對了,當時參加討董卓,只有十四路人馬,公孫瓚與陶謙、孔融、馬騰,都沒有會盟孟津。《三國志》說,公孫瓚打著討董卓的旗號,但其實想襲擊韓馥,他薦劉備為別部司馬,讓他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拒禦冀州刺史袁紹。這樣看來,劉備並未參加過討董卓的戰事。
這本來不算甚麼,當時就是在洛陽一帶前線的諸侯聯軍,有幾個真的和董卓較量過?還不是各懷異胎,徘徊不前,每日在軍帳裡置酒高會?
不過,民間藝人可不這樣認為。他們覺得,其他人不上陣尚可,唯獨劉、關、張應該上陣交鋒,一展威風。於是,從《三國志平話》到元雜劇再到《三國演義》,人們各自發揮想像,重寫了這一次戰事。
《三國演義》不但有三英戰呂布的情節,在這之前,又增寫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──斬華雄倒實有其事,不過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過,斬華雄的是孫堅,不是關羽,羅貫中移花接木,把這功勞算了給關羽。這一來,後人都知道關羽溫酒斬華雄、張飛單挑呂布,特別是三英戰呂布,更是家傳戶曉,人們都知道劉關張何等英雄。
現在河南滎陽縣汜水鎮附近的虎牢關遺址,還有為紀念三英戰呂布而立的「三義廟」,廟裡還保存著一座紫檀木雕的關羽像,據說,張飛的營寨當年就扎在東南面的山上。這就越傳越神,越傳越真像有那麼回事。
三顧茅廬也是虛構的嗎?
《三國演義》有這樣一段故事:
徐庶走馬薦諸葛之後,司馬徽又再次推薦,並說,諸葛亮可比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,旺漢四百年的張良相比。劉備求賢的心情便更加急切,於是安排禮物,同關、張等來隆中,欲見諸葛亮。不料第一次,諸葛亮外出,三人只在回來的路上遇見諸葛亮的好友崔周平。第二次冒風雪而來,又未如願,只遇見諸葛亮的好友石廣元、孟公威,弟諸葛均、岳父黃承彥。第三次,劉備齋戒三日,薰沐更衣,再往臥龍崗,又在草廬外拱手而立,等候半晌,直到高臥春睡的諸葛亮醒來,才得以相見。諸葛亮於是論天下,話三分,最後被劉備一片誠心所打動,答應出山。
這段故事,千百年來膾炙人口,傳為佳話。「三顧茅廬」也已成為成語,被人們廣泛使用。那麼,「三顧茅廬」是實有其事,還是純屬虛構?歷史上劉備怎樣見諸葛亮?《三國演義》的描寫哪些是藝術加工,哪些是如實而寫呢?
歷史上,劉備見諸葛亮是有根據的。據《三國志》說,徐庶向劉備舉薦諸葛亮,劉備要徐庶把諸葛亮帶來見他,徐庶說,這個人是不會屈駕來見你的,你應該親自去拜訪。「由是先主遂詣亮,凡三往,乃見。」即是說,劉備去拜訪了諸葛亮三次,才見得著諸葛亮。按這個記載,「三顧茅廬」當實有其事。
但是,《魏略》和《九州春秋》卻說,是諸葛亮求見劉備,劉備和諸葛亮非親非故,又見諸葛亮年青,所以劉備對諸葛亮頗為冷淡,後來諸葛亮教劉備重整荊州戶籍,徵發兵員,以至兵力大增,劉備才知道諸葛亮有英才大略,並待以上賓之禮。所以不是劉備慕名去求見諸葛亮,更不會有甚麼「三顧茅廬」。
那麼,哪一種記載可靠呢?應該說《三國志》要可靠些,《魏略》是偏向曹魏的,對蜀漢、東吳人物事跡往往帶有偏見。陳壽的《三國志》雖然也是以曹魏為正統,但記事要客觀得多。更重要的依據,是諸葛亮二十一年後受托孤之重,將要率軍北定中原時寫的《出師表》,其中有這樣的話:「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於草廬之中,諮臣以當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馳。」(這段不翻譯啦,有誰忘了如此有名的出師表,狗頭鍘侍候 ^_^)諸葛亮自己說的話應該是最可靠的。不過也有一種可能,就是連諸葛亮的《出師表》也不可靠,不過現在還沒有誰能拿出證據來。
劉備第三次造訪終於見到諸葛亮,他屏人促席,誠懇求教。諸葛亮縱論天下大勢,提出三分天下的戰略設想。這段對話,《三國演義》幾乎一字未動,照錄自《三國志》。這就是著名的「隆中對」了。緊接著「隆中對」,諸葛亮提出的北讓曹操佔天時,南讓孫權佔地利,劉備可佔人和之說,卻未見史載。
《三國演義》很多處都是照錄史籍,這些地方,作者或者是有意讓小說帶點文獻價值。從小說創作的角度看,嚴緊的文獻史料和小說生動的人物情節,風格大不相同,要把兩者融為一體,殊非易事,羅貫中寫來卻水乳交融,毫無拼綴痕跡,這又讓人讚嘆他駕馭、融匯材料的傑出才能。
博望燒屯是諸葛亮「初出茅廬第一功」嗎?
諸葛亮初出茅廬,《三國演義》寫他的第一件戰績,便是博望坡用兵。話說曹操差夏侯惇引軍十萬,奔殺新野。諸葛亮得道劉備給的劍印,調兵遣將,迎擊曹兵,先讓趙雲等人誘敵,然後用火攻。這一仗諸葛亮初次用兵,便神機妙算,大獲全勝,讓關、張等人心悅誠服。
博望之戰,確有其事,但《三國演義》的描寫改動甚大。據三國志說,劉表派劉備到博望出擊夏侯惇、于禁、李典等,雙方相拒日久,後來劉備預先設下伏兵,一天早上放火燒了博望屯,假裝要撤退,夏侯惇與于禁從後追趕,李典雖然勸諫他們說:「敵人無故撤退,可能有伏兵,而且南道既狹窄,草木又多,所以不應追趕。」但夏侯惇不聽,與于禁從後追擊劉備,李典留守軍營。結果夏侯惇果然中伏,形勢惡劣,李典派兵救援,劉備見對方救兵來到,便散去。
由此可見,一、這次不是曹兵奔殺新野,而是劉表派劉備主動出擊;二、這一戰劉備確是設了伏兵,確是把曹兵引到道路狹窄,草木深雜的南道,也確實用了火,但用火並不是燒曹兵,而是劉備自燒營屯,假裝敗逃,引誘曹兵入伏擊圈;三、這一戰夏侯惇雖然不利,但因為李典救援,不至於像《三國演義》寫的那樣尸橫遍野,血流成河;四、更重要的,這一戰並不是發生在諸葛亮出山之後,而是在他出山之前,設伏兵大敗曹兵的當然也不是諸葛亮,而是劉備自己。
那麼,劉備的功勞是怎樣掛到諸葛亮的帳上的呢?
其實,在三國故事長期的流傳過程中,博望燒屯就已帥易其主。可能在人們看來,費那麼多周折好不容易把諸葛亮請出山,又一直說他可與姜子牙、張良相比,應該讓他指揮,打一場漂亮的勝仗,既一顯他的智略,滿足讀者久存心間的意願,也教關、張這些人服氣,在劉備軍中樹立諸葛亮的威信。但在歷史上,諸葛亮出山以後,並沒有馬上指揮打甚麼勝仗。他出山不久,便遇上曹操大舉進軍攻打荊州,旋即劉表卒,劉琮立,遣使請降,劉備失去了立足之地,只好在曹操的追趕之下倉惶南逃,倉卒之間,大軍卒至,劉備又兵微將寡,諸葛亮也無能為力。怎麼辦呢?人們只有把眼光往前看,這便很容易地發現了劉備不久前指揮的博望一戰,人們還驚奇地發現,這一仗讓諸葛亮打真是太合適啦:諸葛亮好設伏兵,這一仗恰恰用了埋伏之計;諸葛亮喜歡把敵人引到道狹樹密之處用火攻,而這一仗敵人恰好也是走進一條狹窄草雜之道,也有「火」。時間相隔不久,地點就在新野一帶…….
人們總是希望他們心目中理想的諸葛亮有這樣的「初出茅廬第一功」,於是也就有《三國演義》這樣的寫法。
周瑜何曾打黃蓋?
赤壁之戰是《三國演義》著力描寫的一次戰役,除開孔明過江舌戰群儒、孫權決計破曹這些戰前情節不算,僅從孫權、曹操第一次小小交鋒──三江口曹操折兵算起,到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為止,也用了整整六個回目。作者把這一場著明戰役寫得極其氣勢宏偉、威武洪壯。這一次戰役也是孫曹劉三路英雄第一次,也是唯一的一次大會師。這三家的英雄人物多參加了這次戰役,鬥智鬥勇。不過,史書上關於這一戰役的記載畢竟有限,《三國演義》的作者充分利用有限的史料,發揮了無限的創造力,很多地方依據史實加以擴充,黃蓋苦肉計就是這樣寫成的。
歷史上黃蓋並沒有甚麼苦肉計,但黃蓋詐降實有其事《三國志》記載說,戰役開始時,黃蓋經周瑜同意,用輕便的艦艇數十艘,全部裝滿柴草,澆上膏油,裹上帷幕,樹起牙旗,又在大船後繫上小船。一邊派人送書曹操,說要向他投降,然後浩浩蕩蕩駕船向北而去。曹操的軍吏、士兵紛紛從營房裡伸出頭來觀望,都知道是黃蓋投降來了。離曹營還有二里,黃蓋放開大船,同時發火!當時東南風正急,一時船往如箭,火烈風猛,不但燒了曹操的水營船隊,火勢蔓延道岸上,連岸上的營舍也燒掉,周瑜率輕銳之師隨後進擊,曹兵只好大敗而回。
根據這些史實,《三國演義》的作者進行了增飾再創造。他先增設了一個苦肉計。孔明當時有句話:「不用苦肉計,如何能瞞得過曹操。」這其實也是作者的想法,他大概認為應該用個甚麼方法,騙過曹操,詐降才更合理。於是便讓周瑜與黃蓋相議好之後,在一日諸將聚會時,借口怠慢軍心,將黃蓋打個皮開肉爛,鮮血迸流,昏絕幾次。一個願打,一個願挨,連厚道的魯肅也差點被瞞過了。
苦肉計還不夠,做者又增加了闞澤獻降書一節。歷史上黃蓋詐降,確有一人獻書曹操,史書雖沒有說這人是誰,但這人決不會是闞澤,因為闞澤是在赤壁之戰之後十一年,才投到孫權的麾下,在這之前,他既遠離權力核心,亦不在孫曹對陣的前線。作者把他寫成黃蓋好友,提前作了孫權的參謀,並負責了獻降書的工作。
作者還增設了蔡中、蔡和詐降的一節。歷史上沒有蔡中、蔡和其人,當然也不會有他們詐降一節,《三國演義》裡,他們是曹操派來孫權軍中的奸細。但他們的作用其實就是被周瑜利用,將計就計,把黃蓋受刑而降的消息報告曹操。這兩人可說是為黃蓋而寫的,完成了這一使命,他們就等著大戰一開,被周瑜斬了祭旗。
真假「空城計」
講到「空城計」,人們最熟悉的當然是《三國演義》寫的那個諸葛亮彈琴退仲達的故事。這個故事當然又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,不過,這個「空城計」也有其來歷:
在東晉有一個叫王隱的人,他寫了一本叫《蜀記》的書,裡面記載了郭沖說的諸葛亮五件隱沒不聞於世的事,其中第三件事便是說,諸葛亮屯於陽平,派魏延率主力軍東向作戰,自己只留下一萬兵馬守城,狡滑的司馬懿卻避開蜀兵主力,率二十萬兵馬徑直奔殺陽平。待消息報來,魏軍離城只有六十里,不論棄城與主力會合,或讓魏延回軍救援,都來不及了。這時,人人驚惶失措,諸葛量卻神態自若,命令軍士把旗幟收好,不得無故作聲,不得妄自出入,又令大開四門,派士兵扮成百姓,在城門前灑水掃地。司馬懿來到見此情形,疑心有伏兵,便引軍往北去了。
不過,裴松之早就對這個「空城計」作過辨析,說明不可能有此事情。理由是,諸葛亮初屯陽平時,司馬懿還在宛城為荊州都督,不可能與諸葛亮交鋒。後來司馬懿由此攻蜀,又值霖雨,也沒有打成,在這前後,就再沒有陽平交兵之事。何況,司馬懿率兵二十萬,就算懷疑有伏兵,也不至於退走,他可以就近駐紮設防。還有,諸葛亮也不會讓魏延統重兵單獨行動(諸葛亮一直知道魏延有叛變之心)。所以,《三國演義》寫諸葛亮的「空城計」,根據的顯然是一個不可信的傳說。
其實,歷史上曾出現過很多「空城計」,在春秋時代楚國大將子元領兵進攻鄭國,就在鄭國都城的內城前,眼看就要把鄭國滅了,卻偏偏在這時跌入了鄭國的空城計,子元見城們大開,以為對方一定有埋伏,下令火速撤退。鄭國因而爭取到時間調動援兵反擊,最後反敗為勝。到了三國時代,蜀國的趙雲和吳國的朱桓,都曾用空城計打敗過曹兵,而魏國的文聘也曾空城計退卻了一次孫權的攻擊。到了南北朝劉宋(以別於趙匡胤建立的宋朝)年間,濟南太守蕭承之曾用空城計,以數百人「嚇」走魏兵的攻擊。後來風水輪流轉,南陳出兵攻擊北齊的徐州,徐州刺史祖珽使用空城計擊潰陳兵。到了唐代開元年間,守將張守珪又用空城計,抵擋了吐魯蕃的一次入侵。
歷史上有那麼多空城計的故事,卻偏偏只有諸葛亮的空城計是假的。那麼多的空城計並不為很多人所知曉,卻偏偏只有諸葛亮的空城計幾乎家傳戶曉,婦孺皆知。這不能不對羅貫中寫一個「服」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