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文化知多少(四)
阿恆
何謂四書、五經?
四書就是四本儒家經典的合稱,在南宋時理學家朱熹注釋了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,又將《禮記》中的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兩章摘出,加以注釋,合為《四書章句集注》,四書之名就是由此而定。到了元代,規定科舉考試,必須在四書內出題目,發揮題意也必須以朱熹的集注為根據,直到明清兩代,仍沿襲不變,因而成為古代讀書人必須熟讀的基礎課本。
漢武帝時設立五經博士,負責在京城太學教授儒家的五部經典:《周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詩經》、《儀禮》、《春秋》,五經之名,就是由此而來。要當官,便必須熟讀五經,所以古人有諺:「遺子黃金滿簣,不如一經。」
黃帝的帽子前垂下的珠子有甚麼用?
古代的皇帝在參加不同的典禮時,是須要穿上不同的服飾。在參加最隆重的典禮上所使用的皇冠,稱為「冕」,它的形狀就像我們今天見到的大學畢業帽,不過冕上的布板是長方形而非正方形,前後兩端各綴珍珠十二串。這種珍珠是一種很有趣的道具,它們會在皇帝的眼前腦後來回晃動,使他極不舒服,其目的就在於提醒他必須具有端莊的儀態,不能輕浮做次,影響皇帝應有的威儀。
「海瑞罷官」中的海瑞是哪一個朝代的人?
海瑞是明朝時一個極具爭議性的政治家。後世對他的評論,不僅意見分歧,而且分歧極大。他是一個嚴格奉行儒家道德標準的政府官員,不論是他的執政措施,還是待人處事的態度,上至對待皇帝,下至對待己身,無不以儒家的倫理道德為指導,並且嚴格遵從。例如海瑞日常所吃的蔬菜,均是他親自督率別人在衙後栽種;一次他為母親擺壽宴而買了兩斤豬肉,被江西總督胡宗憲當作罕有的見聞而四處傳播。
不過海瑞最有名的一個故事,則是他上書嘉靖皇帝,直指皇帝虛榮、殘忍、自私、多疑和愚蠢,甚至說「普天下的官員百姓,很久以來就認為你不對的了」!海瑞在遞上這道奏章之前,自討必死無疑,所以連棺材都買好了,僕人知道這件事後,都嚇得統統逃跑。嘉靖皇帝讀完這分古今罕見的「作反」奏章,當然震怒不已,但當他知道海瑞絲毫不懼的時候,不禁長嘆一聲,從地上撿起奏章一讀再讀。嘉靖皇帝雖然沒有給海瑞任何懲罰,悶在心裏的屈氣,有時便從責打宮女中尋求發洩,宮女們都在背後偷偷地說:「他自己給海瑞罵了,就找我們出氣!」
嘉靖皇帝死後,隆慶皇帝即位,朝中首輔(相當於宰相)和吏部尚書對於海瑞這個聲望極高、極端廉潔、極端誠實、卻又極端粗線條、極端吹毛求疵的人,該安排到一個甚麼職位,大感頭疼。最後的決定是讓他升官,升到一個沒有實際責任的職位,用當年正德皇帝的說法,是把他「一腳踢到樓上」(這是正德皇帝對付一些經常犯顏直諫的大臣的做法)。不過正所謂「你精我不蠢」,海瑞幹了不久,便上書說自己才德不備,連如此簡單的工作也不能勝任,要求罷免。這其實是向高層要挾:你們如果真的敢於罷黜我這個名滿天下的忠臣,你們必不見容於輿論;如果不敢罷黜我,那就請你們分派給我能實際負責的官職,最後高層終於低頭,派海瑞任全國最富庶的南直隸的巡撫。
以海瑞的梗直性格、廉潔作風,兼且律人之嚴並不亞於律己,他自然與這個繁華富足的地方格格不入。他所引起的衝突也不用多言,只從他上任僅僅只有八個月,便被無數的官僚、地主、甚至農民所攻擊,便可見一斑。中央政府不得不把海瑞撤職。海瑞就此便被革了十六年的職,期間他賦閒在家,無法為國為民盡忠,感到十分痛苦,也感到十分失望,不過他並不絕望,因為他從孔子的教訓中懂得,一個有教養的君子是永不會對追求真理感到絕望的,正所謂「老驥負櫪,志在千里」,海瑞的苦心孤詣果然沒有白費,在他被罷免的一十六年後,因為朝中的權力鬥爭,他終於被復職。
他的復職當然並不是鑑於他的工作能力,說穿了其實是當朝的人需要一位享有聲譽的直臣作為朝廷的點綴。海瑞當時已經七十二歲,但其銳氣絲毫不減,上任不久,便提出了極端嚴格而苛刻的貪污法例,例如任何官員如果發現貪贓在八十貫錢以上時,便要受到生剝人皮,然後在皮下填以草堆的懲罰。如此極端的措施,當然不能見容於朝中的同僚,但海瑞卻照樣我行我素,繼續提出各式嚴刑竣法,又把同僚們的小毛病大加撻伐,終於再一次引起公憤,萬曆皇帝被迫出來擺平這場爭執,他說海瑞最近提出的重刑法律,並不合符實際需要,對皇帝本人的批評,亦頗為迂腐,但皇帝都表示容忍。經皇帝公開批評為迂腐後,海瑞由本身的聲望而發揮的影響力,至今可說點滴無存,海瑞終於由失望被推到絕望的境地,海瑞此後曾七次提出辭職,但都為萬曆皇帝所拒絕。在海瑞復職的兩年之後,上天終於為這個各方都感到矛盾的人物,安排了解決的辦法,海瑞在萬曆十五年的冬天在任內死去,他的死使朝中負責人事的吏部尚書鬆了一口氣,因為他不用再為這個大眾心目中的英雄,卻又到處惹事生非的人物操心了。
何謂近體詩?
近體詩又稱今體詩,它是和古體詩對立的。唐代以後,大約因為科舉的關係,詩的形式逐漸趨於劃一,對於平仄、對仗和詩篇的字數,都有很嚴格的規定。這種依照嚴格規定寫出來的詩,是唐代以前所未有的,所以後世叫做近體詩。
近體詩大致上可分為三種不同的形式:
律詩:律詩一般八句,但也有六句的,這是屬於稀有動物,如果閣下看到,可喜可賀,因為肯定閣下已經讀書破萬卷啦。噢,越說越遠了。咳,律詩又分為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,這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,不過除了字數上有不同外,五律和七律還有一點是不同的,這就是五律的第一句通常不押韻,而七律的第一句通常都押韻,這大抵是從古體詩留下來的傳統。律詩的其他特點包括句中的平仄要儘量交叉相間,以求念出來有一種抑揚頓挫的感覺。此外,句子之間也應儘量多用對仗,以增添美感。值得一提的是有時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六言律詩,這跟六句的律詩一樣,都是非常罕有的,但萬一真的遇上了,可不要以為是古體詩啊!
排律:排律就是把律詩鋪排到十句以上,但其實它的結構十分簡單,它只是把律詩的中間部分不斷重覆而寫成的。排律沒有規定的句數,一般都是一些像十、二十、三十、五十、一百等整數,絕大部分的排律都是五言的。
絕句:絕句的形式剛好是律詩的一半,絕句的對仗卻沒有律詩那樣嚴格,大部分的絕句都是不對仗的,小部分首兩句對仗,或全首對仗,最罕見的是只有後兩句對仗。除此之外,它的要求大抵與律詩相同。
哪一本是中國的第一本字典?
字典是以字為單位,對每個字一一注明讀音、意義和用法的一種工具書,所以林妹妹問《爾雅》算不算字典,我認為不算。
如果連傳說也算進去的話,最早的字書要算西周時一個叫史籀的太史所寫的字書,但這本書早已失傳,現今收錄在《說文解字﹒史籀》篇中的,據說是許慎整理後放進《說文解字》去的。
得以流傳至今的最早字書,應該就是東漢時許慎編的《說文解字》,這本書收錄了超過一萬字,正本的《說文解字》也已經失傳,現今流傳的是宋代徐鉉(粵音:遠)兄弟重新整理的版本。
第一本正式被稱為「字典」的字書,是《康熙字典》。這本字典收錄了四萬七千多個字,康熙皇帝認為它已經盡善盡美,可以奉為「典常」,故此給它取名「字典」。
翰林院是甚麼地方?
簡單地說,翰林院就是儲存國家人才的地方。所以翰林院的特色是:裡面的人都是國家裡一等一的人才,雖然暫時沒有官職,但一旦被任命,就一定是高幹,政府中的高幹,大部分也是從翰林院出身。
翰林院始創於唐玄宗,當時翰林院招待的除了文人學者之外,還有其他方面專家,例如天文、醫術、書法等。翰林院中設有學士院,裡面供養的都是長於詩文的學者,稱為翰林學士,大詩人李白便是唐朝有名的翰林學士。翰林學士雖然不是正式的官職,也沒有官階和辦公的地方,薪俸也不固定,但他們是皇帝的顧問,有時甚至會為皇帝起草詔令,所以地位頗高,有「內相」之稱譽,即大內裏的丞相。
從宋代開始,翰林學士有了官階,官品為正三品,與三省(門下、中書、尚書省)和樞密院的首長並列,但仍然不參與實際的行政工作,一般只是負責皇室的教師、編修國史等工作,這情形一直延續到清代。換句話說,翰林學士都沒有參與實際的工作。但翰林院的地位,卻與這情形恰恰相反,隨著朝廷越來越喜歡從翰林院中提拔高層的官員,翰林學士一直保持在一個很特殊的地位。例如在明朝,不是翰林院出身的根本沒有機會入內閣,六部尚書(即六部的首長)和侍郎(即副首長)大都由翰林出身的人擔任,即使是初入翰林院的人,也被人視為明日之宰相,十個宰相中有九個是從翰林院出身,身在翰林院的學士,也十分自恃清高,有時對一些皇帝的命令,只要他們認為有違聖賢之道,也會抗命不從,皇帝往往都會讓步!
到了清代,翰林學士的官階已經被降得很低,但其地位比起明朝的時候,卻反而增加。例如朝中的官員的服飾都必須配合他們官位,絕對不能僭越,唯獨翰林官不在此例。又例如大臣死後,只有翰林官或從翰林出身的官員才能以「文」字為謚。朝中大官,幾乎全是從翰林院出身的,部分職位更是非翰林出身的不能擔當。我們熟悉的曾國藩和李鴻章都是翰林。說了那麼多翰林院的威水史,你們一定會問,甚麼人才可以進翰林院?通常翰林院的新人都是從科舉出身的,全國的舉人在三年一次的會試(在京城舉行)中高中的,便成為進士,可以參加殿試,殿試的成績按等級分為甲、乙、丙等級別,甲級第一名「狀元」、第二名「榜眼」和第三名「探花」均會照例入翰林院,至於其他在殿試中成績優異之進士,則還要再參加一個朝試,成績好的將會被列入翰林院「暫收生」(正式的名稱是翰林院庶常士或庶吉士),三年後再經考試才可成為正式的翰林。由此可見,能成為翰林,可說是古代文士的極大榮耀,士途從此無限光明,光宗耀祖 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。
臘八粥有甚麼來歷?
臘是十二月的意思,臘八粥就是十二月八日喝的粥。有關臘八粥的記載,最早可追溯到宋代,所以金庸的《俠客行》的故事背景應該是在宋代或以後。至於臘八粥的來歷,則是和佛教有關的,話說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,進行苦行修練,以致因勞累饑餓而昏倒在地,一個牧女見到後,以雜糧野果配以泉水熬成粥把他救醒。釋迦牟尼在恢復體力後便在菩堤樹下苦思,終於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,以後佛教徒便在慶祝這個「佛成道節」時,把以果實等造成的粥以供佛。這個習俗流傳到民間,便是臘八粥的起源。
最高級的燕窩叫甚麼?
中國人很早便懂得吃燕窩,相傳在唐代時,中國人便用瓷器與南洋地方的人交換金絲燕所築的窩(這也是我們今天最常吃到的燕窩)。到了明朝時三保太監鄭和帶回了燕窩獻給明成祖,從此燕窩便成了名。
金絲燕第一次築窩,完全是靠它喉部分泌出的大量濃厚黏性唾液,使之凝結而成。第一次築的窩,質量最好,稱為「官燕」。當第一次築的窩被人採集後,金絲燕立即開始第二次築窩,但這時的唾液沒有第一次多,純度和黏性也差了,於是它啄下自己的絨羽,將之與唾液混合起來築窩。因此第二、三次築的窩,營養價值已經減少,故而被列入次品,稱為「毛燕」。
劉邦一統天下,論功行封,誰人被論為首功?
這個被劉邦論為首功的就是蕭何。當高祖還是布衣(即沒有官職)的時候,他們便已認識。劉邦起義,蕭何即伴隨左右。當劉邦大軍攻陷咸陽,麾下諸將都爭相搶掠金銀財物,唯有蕭何走進秦國的丞相府,把律令和地圖等文件好好收藏,後來項羽和諸侯來到,屠燒咸陽城然後離去,以後劉邦逐鹿中原,熟知天下山川險要、郡縣戶口、地方強弱等資料,都是多得蕭何所收藏的秦國圖書。在漢中時蕭何又曾舉薦韓信為大將軍(相當於今天的三軍元帥,這個故事我以前也曾說過,原文可在淮陰侯韓信的故事找到,又自任丞相,留守關中,轉送糧餉、軍需、兵源等給在前線作戰的劉邦。
後來劉邦一統天下,論功行賞,部下群臣諸將互相爭功,拖延了一年多仍沒有解決,最後劉邦以蕭何功勞最豐,封邑最多。群臣不服氣地說:「我們親自披甲上陣,四處為皇上攻城掠地,多者經歷過百餘場戰役,少的也有數十回合。蕭何卻絲毫沒有汗馬之功,只懂得舞文弄墨,為何他的功勞反而在我們之上呢?」劉邦問群臣道:「你們懂得打獵嗎?」群臣道:「懂得。」劉邦於是說:「打獵的時候,追逐獵物的是獵狗;但發現獵物的蹤跡,並且指示獵狗的卻是人。你們現在捕獲走獸,所以是屬於有功勞的狗;蕭何卻是發現敵蹤、作出指示的人。此外,蕭何與他的家族數十人追隨我,你們有些只是獨自走來,最多的也只是兩三人,蕭何的功勞真是不能忘記的啊。」群臣於是都不敢再進言。
等到分封天下完畢,開始議論功勞的排名次序。群臣都說:「曹參身中七十多處傷痕,攻城略地最多,應該以他為首功。」但在之前的分封土地時,蕭何所得的封地最多,劉邦也希望論他為首功,這時鄂君進言道:「各位大臣都錯了。曹參雖有攻城略地之功,但這只不過是一時之事。皇上與項羽戰鬥了五年,士兵傷亡無數,蕭何常從關中派遣軍隊補給前線;蕭何又在這幾年中,不斷從關中輸送糧草,使我們從不缺乏食物;皇上雖然數次打了敗仗,蕭何每次都能替皇上守住關中這個後方,這些都是萬世的功勞。若漢室得到數百個像曹參那樣的人也不一定能保全天下,但卻絕不能沒有蕭何。所以應以蕭何為首功,曹參第二。」劉邦稱善,於是蕭何便被正式評為首功,並賜給帶劍上殿,及入朝不拜兩項榮寵。
中國最早的醫書是哪一本?
答案是《黃帝內經》,也可簡稱為《內經》。是最早一本醫學理論經典著作。書名有黃帝二字,可能是因為這本書的內容大部分以黃帝與歧伯等人問答的形式寫成。根據考証,這本書大約寫於戰國秦漢時期,冠以「黃帝」,乃是後人偽托。書的內容包括九卷的《素問》和九卷的《靈樞》,範圍包括了醫學基礎理論、針灸、方藥等。